种猪中心

主页 > 种猪 > 种猪-行业新闻 > 8个品种本土种猪灭绝!本地猪市占率从90%降至2%!本土“二师兄”去哪了?

8个品种本土种猪灭绝!本地猪市占率从90%降至2%!本土“二师兄”去哪了?

作者:佚名来源:央视财经时间:2021-09-22 08:24点击:

 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两者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种猪是生猪的“芯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猪芯片”都来自国外,这种情况下,进口种猪一旦断供,后果难以想象。“猪芯片”被卡脖子,“二师兄”要如何在本土保住根呢?

  中国“猪芯片”正在崛起,灭绝窘境正在改善

  雅南猪是四川丘陵地区独有的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种猪数量曾经达到7万多头,然而短短几十年时间过去,现在仅剩下二百多头。

  李培林的保种场是全国唯一一个雅南猪原种场。2019年非洲猪瘟来袭时,为了保护稀有的地方猪种,李培林把24头种猪放在了12户农户家的猪舍里,藏种于民。

  让李培林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把这24头种猪放养出去没多久,保种场就真的出了状况,只剩下200多头核心种源群。这200多头雅南猪核心种源,是他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寻来的,当时的情形,可谓“一公难求”。

  不仅是雅南猪濒临灭绝,2016年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特有的90个地方猪种中,8个品种已经灭绝,29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

  四川是生猪大省,也是我国的畜禽资源大省,目前共有6个地方猪品种资源。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成华猪,经典川菜回锅肉的原料少不了成华猪。

  据成都农业年鉴记载,1985年全市成华猪尚有存栏48万多头,是成都人餐桌上的肉类主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受外种猪的冲击,成华猪开始逐年减少。

  截止到2013年,成华猪仅有100多头,这个在成都平原发展了2000多年的本土种猪濒临灭绝。

  为了保住种群,2012年,四川省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成华猪原种场,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达到存栏16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168头,公猪42头。

  核心种群长期维持在200头左右,其它的猪都会用于销售,目前他们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但是四川省成华猪保种场负责人田晓初不敢继续增加种猪的培育,因为种猪养得越多,成本也就越高。

  记者走访了多个中国本土种猪保种场,几乎都面临着像成华猪、雅南猪这样的困境。目前在消费市场上,中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上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也就是说,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猪肉,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猪。

  2021年3月14日,经过9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来自丹麦的1200头种猪货运航班降落在安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就在同一天,2400头美国进口原种猪大白、长白、杜洛克也顺利抵达四川宜宾。

  这些“不远万里”来到国内的猪正是号称“猪芯片”的外国种猪。2020年全年进口种猪约3万头,2021年1到3月进口种猪已经超过1万头,这样的现状让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感到担忧。

  目前,从国外引种,算上猪价、运费、手续费等,一头种猪引回来要30000到50000元,而如果从国内的育种场引种,则只需要5000到7000元左右,两者成本相差悬殊。但国内种猪非常紧俏,中小养殖户根本买不到。

  作为四川省绵阳市一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的负责人,邹中友在2012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培育自己的种猪,就是把外国种猪本土化。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需要把之前买的一千多头三代外国种猪全部淘汰,重新再去购买最新的种猪。这样短期内不仅没有收入,还需要大量的投入。

  虽然资金捉襟见肘,但邹忠友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三年多的精心选育,他终于选出了属于自己的原种猪。如今,这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常年存栏原种猪已经达到4000多头,父母代种猪2400多头。

  2020年共向国内市场提供种猪2万头。邹中友也从数千万元的负债中慢慢走了出来,尝到了育种带来的红利。

  让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国产种猪也正在受到市场关注。国产猪虽然生长速度慢,但是瘦肉的口感强于生长速度快的外国猪,市场上买本土黑猪的人逐渐增多。

  在田晓初的成华猪育种场,2020年保种场卖了200多头种猪。雅南猪保种场目前也渐渐恢复了生产,2020年已经达到了存栏约8000头,出栏1万头的规模。

  白羽肉鸡拥有了“中国芯”,这种鸡,普通但不简单

  2025年我国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要达到70%,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如何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福建的一家企业正在突破困扰多年的肉鸡种源难题。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一家白羽肉鸡养殖基地防护森严,工作人员每两个月才能出山一次,每次回山里,还要实行隔离防疫措施。记者拍摄只能对着监控室。

  由于繁殖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白羽肉鸡是人们食用量最大的肉鸡,平时快餐店里炸鸡的来源也都是白羽肉鸡。但这些看上去普通平常的白羽肉鸡,在这个养殖基地却并不简单。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和消费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产品,但是在繁荣的市场背后,白羽肉鸡的核心种源长期掌握在两家美国企业的手中。

  国外公司只提供祖代鸡,但是只有曾祖代的鸡可以留种繁殖,父母代产生的商品代鸡只能产蛋,或者肉用,不能留种。如果繁育,品种会发生严重退化。

  傅光明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从小作坊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龙头,37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明白,不掌握核心种源,就会任人宰割。

  2015年,傅光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六年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国产白羽肉鸡原种鸡培育体系,让白羽肉鸡拥有一颗“中国芯”。但这个决定需要八亿元的前期投资,而当时企业每年的全部利润也就一个亿。

  三年的时间,肖凡和同事走南闯北,大海捞针,终于挑选到了优秀的祖代鸡基因,从中经过精心培育,做出了原种鸡的四个配套品系。

  正当研发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人在做白羽肉鸡原种鸡的消息传到了国外企业的耳朵里,没多久,圣农公司的办公室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是国外的一家原种鸡供货商,他留给傅光明的半个小时就如同一个世纪一样漫长。而肖凡给了傅光明一颗定心丸,他向那位不速之客下了逐客令。

  2019年5月,国内第一个白羽肉鸡配套系-SZ901配套系和新世代原种鸡诞生了,自此,白羽肉鸡有了一颗“中国芯”,也填补了中国白羽肉鸡行业“无自主种鸡”的空白。

  眼下,肖凡和同事们还在继续研究,如何在白羽肉鸡的产肉率、产蛋率等指标上完全超越国外品牌。

  半小时观察:做强农业“芯片” 牢牢掌握种源

  “打好种业翻身仗;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为破解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指明了方向。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期待更多的畜禽养殖企业能够在育种方面创新发力,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将农业“芯片”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责任编辑:王雨玲  



  猪e网--种猪引种直通车://form.mikecrm.com/f.php?t=u9MXtF

  在线填写问卷,我们将为您推荐优秀种猪企业。 

种猪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会讯 种猪新闻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高端访谈 走进猪场 种猪图库
种猪技术 行业精英 人物博客 种猪销售 种猪挑选 种猪育种 猪场建设 种猪导购
品牌种猪 PIC种猪 WALDO种猪 Topigs种猪 丹育国际 海波尔种猪 斯格种猪 地方种猪
种猪交流 长白种猪 大白种猪 杜洛克种猪 皮特兰种猪 PIC种猪 斯格种猪 海波尔种猪 地方品种
论坛精华 论坛热点 版主推荐 今日话题 活动召集 猪友日记 网友相册
种猪专题 2012信得过种猪企业评选 2011年度第三届 2010年度第二届 2009年度第一届
种猪商城 种猪导购 长白种猪 大白种猪 杜洛克种猪 皮特兰种猪 配套系种猪 二元母猪 其他品种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