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种猪 > 企业动态 > “新思维、建平台、铸联盟”猪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
作者:佚名来源:猪e网时间:2015-10-20 13:30点击:次
养猪产业终于走出2013年和2014年的低谷,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需要打造产业新的合作模式,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链的效率。10月16日,由金新农、武汉天种、科前生物、华扬动保共同主办的以“新思维、建平台、铸联盟”为主题的猪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围绕中国猪业的未来发展、养猪生产的管理与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深入分析热点问题,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力争“整合、合作、共赢”,从而促进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现场 参与会议的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家畜传染病学专家陈焕春院士,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殷成文,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张利痒教授,养猪专家闫之春博士,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董事长张金林,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祖凯,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马立保教授,新大牧业董事长李长青等领导、专家及行业大咖。其他还有农牧企业代表及经销商代表、媒体记者共3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祖凯主持上午会议。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博士致欢迎辞。 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祖凯 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殷成文致辞。 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殷成文 他首先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养猪产业发展的有关部门、各位专家、企业家等表示敬意!其后,他向大家介绍了9月份及1-9月份协会监测的育肥猪、仔猪及育肥猪出栏情况。他说,我国的生猪产业各环节独立分开,生猪产业链一体化严重不足,抵制外来压力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金新农、武汉天种、科前生物、华扬动保正是向产业链发展迈出有利的一步,为养猪朋友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猪业的发展,龙头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另外,中国加入WTO15年保护期已经到期,因此,我们的农产品必须开放价格,取消关税,对中国养猪业及养猪行为具有较大冲击,未来养好猪、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本次活动由金新农携手武汉天种、科前生物、华扬动保共同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产业链平台,服务于养猪业,表明了他们对行业的关注与支持,和这些企业的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予更高的希望。通过此次高峰论坛,大家各抒己见,集中展示行业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新业绩、新发展”。在国际进口增加,国内成本增加,市场下滑,环保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找出我们的“新思维、新理念、新办法”,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谋出路。 陈俊海作《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链平台,服务养猪产业》的报告。他认为,农牧行业急需资源整合,就养殖环节来讲,行业商业模式已发生改变,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养殖效率、成本控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再加上城市普遍要求控制养殖规模、安全和环保压力巨大,饲料企业产业链延伸,使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他认为,生猪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涉及饲料、种猪、兽药、疫苗、屠宰以及种猪的销售。他从上市公司并购安全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他认为通过上市公司并购获得大量资金可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支撑猪场抵御行业的低谷,规避行业非理性的周期。打造生猪养殖的产业链平台,包括种猪、原料、饲料、疫苗、兽药和技术服务、设备等,能有效地为规模化养殖企业、成长型的养殖企业提供系统整体的解决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食品安全。最后,他以金新农为例,为在座嘉宾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农牧企业如何打造产业链合作平台。 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博士 华中农业大学汤细彪博士作《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与研究进展》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腹泻的特点及流行原因,并对腹泻的生物性病原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以及如何进行鉴别诊断。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给世界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造成美国、加拿大最多20%的减产,导致美国生猪价格上升30%,今年以来美国PEDV新发案例逐渐减少,但其危害性也不可忽视。最后,他着重介绍了2010-2015年期间仔猪病毒性腹泻在中国的流行情况。腹泻性疾病主要爆发流行于1-4月和10-12月,从腹泻病料中检出率最高的是PEDV病毒,为82.1%;RV检出率为3.9%,养殖户要加以注意。对于综合防控猪病毒性腹泻,他给出六点建议:一是安全有效的疫苗;二是生物安全;三是科学的饲养管理;四是良好的环境控制;五是基础免疫;六是后备猪驯化。 华中农业大学汤细彪博士 养猪专家闫之春作《猪场高效运营初探——从数据到信息:提高配种分娩率》的报告。他认为,我国养猪模式的革命性改变刚刚开始。规模养猪新模式应当包括:1、全进全出是生产流程的核心,同期化管理;2、公猪/母猪群环境的全自动调控;3、自动化;4、减排;5、节能。新模式下养猪效率的提高需要详实精密的生产数据。我国频发PED,但是为什么没有带统计值、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数据,值得深思。我国养猪企业目前是数据多、信息少,要找出生产数据中的实用信息。具体步骤为:定义-测量与记录-控制措施-改良提高。他以配种分娩率为例,详解了这一过程。他认为,应首先制定应该达到的配种分娩率目标,例如90%+,不断查清并解决遇到的主要问题。利用生产数据信息,查找在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和妊娠检查过程中,可以控制的操作步骤,制定改进行动方案并实施。准确的生产纪录数据是高效率新模式养猪的关键,生产纪录的分析可以发现、监控很多生产问题。他认为,疾病的表现并非都是剧烈的,需要科学的指标度量,如分娩率、生长速度、产仔数、料肉比等。生产记录科学准确地判断猪群的健康状态,检测生产过程的稳定程度,提前发现问题,预测未来的变化。 养猪专家闫之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剑锋教授作《基因组选择技术及其在猪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展望》的报告。他说,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新的遗传评估策略。遗传评估不依赖于性能测定,不依赖于系谱,主要决定于备选个体的基因组标记的基因型信息。核心技术是如何确定基因组成千上万标记的回归系数,即标记的遗传效应。为什么要实施基因组选择,这是因为常规遗传评估技术存在缺陷:低遗传力性状效果不明显,比如繁殖力、母猪使用寿命;测定成本高,或无法测定性状,如抗病、肉质等;仅仅依靠系谱信息和亲属表型,早期选择效果差。育种效果关键是育种准确性,同等条件下,利用基因组信息遗传评估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常规遗传评估技术,获得更多的遗传进展。基因组选择在猪分子育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确定GS的目标性状,二是解决成本问题。他建议成立GS育种联盟,共建GS参考群体,共享参考群信息资源共同实施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打造实质性联合育种航空母舰。 中国农业大学刘剑锋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张利庠教授作《中国农业4.0战略与农牧企业价值提升:模式与案例》的报告。张教授就中国畜牧业为什么发展困难?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只有70%?中国食品业进入了“集体互相喂毒时代”?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的“红线”越来越紧?中国农业不靠自己生产反靠进口,中国放弃了自己的农业?外部再定价导致农业破产?等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度探讨。他认为,要提升养猪产业链的价值,1、规模上提倡家庭猪场;2、模式上提倡系统均衡;3、人才上提倡团队互补;4、士气上提倡精神文化;5、经营上提倡三产融合与品牌战略;6、管理上互联网时代变化。他详细介绍了一些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与案例供与会者参考,如种养一体化、固体堆肥异地消纳+液体农田利用、三改两分零排放、粪污废弃物集中处理……他认为中国农牧企业要有跨界思维、开放合作,构建共生产业生态圈,不能简单用农牧业产业价值链思维,要重新定义行业。洞悉和感知未来,确立战略思维,没有成功经验可依赖,唯有创新求发展,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张利庠教授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副总裁杨剑主持下午会议。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副总裁杨剑 中国工程院、家畜传染病学专家陈焕春院士作《关于当前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他说,畜禽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总产值达,就业人口数量大,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大,2012年生猪产值占主要粮食农业总产值18%,相当于主要粮食作物的总和。陈院士提到,如果我国养猪效率达到美国的水平,每年可以至少节省1100亿斤粮食,超过《国家粮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的2020年新增粮食产量1000亿斤的目标。针对我国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加快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合理运用“三创”精神,指导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三创”精神的内涵有“创新(创新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造(创造新品种,创造新材料,创造新产品)”,“创业(创办企业,形成新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陈院士指出,当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养殖效益低下,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而养猪业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生猪健康养殖,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家畜传染病学专家陈焕春院士 国家环保部研究员孔源作《贯彻落实环保“条例”有关问题的探讨》的报告。他主要就《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基本思路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养猪产业对于该条例的关注点应该在于:环保要求提高!监管加强!成本增加……条例的定位是:保发展;求共赢;推利用;促转型。基本思路是:1、以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发展。2、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治理污染的根本途径。3、以加强环保监管促进产业升级和综合利用。他就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密集区域的概念,禁养区的含义以及污染治理“达标排放”、排污费的收取、配套政策和扶持资金等一些养殖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国务院领导指出本条例是以法制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和农业环境问题非常好的制度探索,采用了少管制、促发展的全新思路。农村环境保护需要新思路,不可单纯依靠监管和处罚,要利用经济和市场规律解决环境问题。尊重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国家环保部研究员孔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秦楠作《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的报告。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种猪业基本上是引种、扩繁、销售、退化、再引种的被动发展模式,瘦肉型猪种存在不耐粗饲、抗病力差、繁殖力低、肉质风味差等诸多问题。地方品种的群体恢复和公猪血统数量保护是我国地方猪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地方品种的种质特性描述,或数据残缺不全、可比性差,或测定样本太小数据缺乏说服力,或一些数据无源要查,甚至一些品种到现在都还没有基本数据可究等。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重点发掘一批有利用价值的新基因和优异育种新材料将是我国猪育种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全球真正应用全基因组技术的育种公司十分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各性状之间关联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组功能注释的有限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秦楠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裁马立保教授作《规模猪场临床用药解析》的报告。他认为,养猪生产有几个离不开药物的阶段,分别是母猪生产前后(产后感染,产道炎症)、仔猪断奶前后(腹泻、副猪嗜血杆菌及圆环病毒、蓝耳病导致的继发感染)、12周龄(呼吸道综合征),并对常见疾病的药物选择、常用剂量进行了简单介绍。他认为,口服防治非肠道感染的药物要求口服能吸收,且吸收受饲料成分影响小。口服防治肠道感染的药物要求,口服不吸收的药物在肠道尝试高,效果更好,用量更少;口服能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再分泌到肠道也具有效果,但剂量需要大一些,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副总裁马立保教授 中科易恒(北京)现代农牧信息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冯永辉作《2015-2017年生猪行情预测》的报告。他认为,2014年中国生猪市场创造多项历史之最:1、产能过剩程度最大,估算过剩15%左右。2、亏损程度最深、亏损时间最长。3、抗风险能力最强。4、近十年淘汰过剩产能速度最慢。5、近十年亏损期间疫情最平稳。目前的猪市“新常态”,猪价8.5-9.5元/ 斤。自7月3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价突破9元/ 斤后,其上涨和下跌的空间均较小,“天花板”在9.5元/ 斤,下跌的“底板”在8.5元/ 斤,这将成为未来猪价的一种常态,并有望一直震荡至春节,对养猪业及整个猪产业链的恢复都有巨大帮助。长期的亏损、冬季的疫情、新环保条例导致大量拆猪场等都导致供经持续减少,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大趋势,但不至于少到猪价创历史新高。母猪存栏下降的同时,生产成绩和出栏均重也在提高,同时实体经济形势的疲软也在需求层面牵制着猪价。 中科易恒(北京)现代农牧信息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冯永辉
责任编辑:龚胡 猪e网--种猪引种直通车:http://form.mikecrm.com/f.php?t=u9MXtF 在线填写问卷,我们将为您推荐优秀种猪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