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中心

主页 > 种猪 > 企业动态 > 侯建芳:我做了别人不敢想的事

侯建芳:我做了别人不敢想的事

作者:曹桢来源:证券时报时间:2016-06-27 14:44点击:

  

  在资本市场上,雏鹰农牧被誉为“养猪第一股”,由于“猪周期”上涨行情的到来,去年以来雏鹰农牧的报表较为亮丽。企业在迅猛发展,董事长侯建芳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近日,记者走进雏鹰农牧,近距离地接触了在当地颇为传奇的雏鹰农牧董事长、CEO侯建芳。

  花园里的上市公司

  和一般的上市公司总部藏身于写字楼内不同,雏鹰农牧位于郑州市航空港开发区的世纪大道,这里在行政区域上属于新郑市薛店镇。随着空港经济时代的来临,这片曾经偏僻的地段一夜间身价倍增。

  雏鹰农牧所在的院子有270多亩地。除了公司总部办公楼,还有大量的职工福利房,雏鹰农牧为员工提供食堂、运动馆和宿舍,已婚员工均可向公司申请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不需要付房租,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一两万的“保证金”,退房时全款可退。

  “我们是少数能给员工提供如此住房福利的公司之一。毕竟,对年轻人来说,房租能占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侯建芳说,帮助员工减少生活成本,也就等于变相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他透露,下一步还将在园区内再建两栋员工福利房。

  “雏鹰农牧一直是步伐稳健、沉稳低调。”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公司不仅在资本市场大举扩张,对内也做了很多精细管理、吸引人才的工作。记者在雏鹰农牧的园区内看到,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俨然一个漂亮的大花园。

  带动当地数千农户致富

  侯建芳创业是200块钱起家,开了个养鸡场。“就连200块钱也是借的。”侯建芳告诉记者,1988年他又一次高考落榜后决心在老家创业。

  最初几年的创业并不算顺利。一开始他在自己家里养鸡,不大的院子要住人还要养鸡,环境可想而知。资金是大问题,侯建芳说便到处借,见人10元、20元地借。半年后,小鸡仔能下蛋了,资金就陆续回笼。侯建芳说,“那个时候人也没有利息的概念,还钱的时候,给人家带上一兜鸡蛋,人家会说,这孩子,懂事!”

  养鸡步入稳定后,侯建芳开始琢磨养猪,2004年,雏鹰农牧种猪场建成并开始大规模养猪。近10年中,侯建芳的创业绝非一帆风顺,2003年的非典、2004~2005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热病,时刻在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他却依靠执著的韧劲,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2006年,侯建芳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了深化,创建了颇具特色的“雏鹰模式”。这种模式对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组合和创新,核心内容是养殖生产分阶段、流程化、分散布局、统一管理、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雏鹰模式”的精髓在于,公司出钱建或者租猪圈、统一提供猪仔、疫苗和饲料等,农户只要按标准好好养猪,即可获得保底收益。雏鹰模式中公司的合作农户,大部分是40到50岁的农村夫妇,他们外出就业机会少,具有丰富饲养经验、责任心强等特点。侯建芳说,目前在薛店镇和雏鹰农牧常年合作养猪的农户有数千家,最长的合作有十七八年,他们一年的平均收入有五六万元,行情差的时候公司会赔钱,但是公司给每家农户签订的有最少2万元的保底利润。养猪收入比较稳定,附近村里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也回来养猪了。

  “即使行情再差,还有公司兜底。所以跟我们合作,农户比较放心。”侯建芳说,当初家里穷才去创业,挣到钱后也想回报父老乡亲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雏鹰模式”

  与轻资产管理

  侯建芳说,雏鹰模式有两条重要原则:一是让农户赚到钱是硬道理;二是农户赔钱雏鹰有责。

  在中国,农民最短缺的是创业的小额资金,而他们最不吝惜的是自己的力气。“三农问题”的掣肘之处,也往往是因农民无法提供创业的原始资金、无法抵御市场风险所造成。“雏鹰模式”的出现,灵活而实际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雏鹰模式从创立之初就倡导轻资产运营,将各种养殖模式的优势加以有效组合和创新,解决了制约规模养殖的“规模扩张”与“防疫”之间的矛盾,而且建立在公司多年积累的周边农户信赖基础之上,利用合作农户对其他农户的影响,实现养殖规模的年轮式扩张,另外还具备产品绿色、低成本、全产业链灵活应对市场等优势。

  传统的“公司+基地+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在生产实施方面主要通过与农户合作完成,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农户投资渠道增多等一系列原因,农户可能会出现对合作收入不满意的情况,但雏鹰模式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三者的关系紧密绑定在一起,大幅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入,使养殖农户更专业化,提高农户收益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养殖成本,实现多方共赢。雏鹰模式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合作农户发家致富,很多农户对雏鹰模式相当认可,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农户在稳步增加,农户与公司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甚至出现农户排队大半年才轮到签约的火爆现象。

  农民背靠着雏鹰农牧这棵“大树”,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疫病风险,也无需担心资金链的问题。侯建芳说,当初之所以设计这么一套模式,就是换位思考的结果,“如果我是个养猪的,我愿意和什么样的公司合作?反过来,我就做这种公司。”

  最近,公司对“雏鹰模式”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新模式,公司主要负责租赁土地及养殖过程管理;合作方负责养殖场建设、设备投入;养殖户负责单个猪舍的精细化管理,依据养殖成果获取代养费。雏鹰农牧高管称,“雏鹰模式”的优化升级,提高了合作方与集团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的业务中,并实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司其职。一方面不但能够进一步调动所有参与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增加相关方的收益,提高养殖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公司在养殖板块中固定资产的投入,实现轻资产运营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能降低公司的综合养殖成本,每头育肥猪大概降低五六十块钱。如果新养殖模式能成功推广,公司的养殖规模能够实现持续扩大,就可以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

  成功上市

  做“别人不敢想的事”

  对于公司上不上市,侯建芳陷入了纠结。

  到2008年,雏鹰农牧的养殖规模和市场潜力已经具备上市条件。但公司并不缺钱,因此是否上市,成为股东和高管争论的焦点。社会上、公司内部都有反对的声音。所有人都认为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在迈进资本市场的同时,也要将公司的经营情况公之于众。

  上市是很多中小企业的梦想,侯建芳说,他做了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对普通的养殖企业来说,企业的滚动发展大多是靠在社会上融资,但受“猪周期”的影响,这种融资模式有很大隐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侯建芳说,养殖企业就是靠规模抗风险,别看现在企业经营很好,每年都赚钱,但如果不扩大规模,别人很快就会把你兼并。上市之后,用的是资本市场融来的资本金,可以迅速发展、扩大规模;再者公司上市之后,就会形成了规范透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让企业走向坦途。

  几经利弊权衡之后,侯建芳决定推动企业上市。2010年9月15日,雏鹰农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正式登陆A股市场,被业界称为“中国养猪第一股”。

  上市之后,雏鹰农牧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011年,雏鹰农牧在三门峡累计投资40亿,重金打造大型生态养殖基地,拉开了雏鹰农牧全产业链布局和产能快速扩张的大幕;2亿元建设屠宰项目,3亿元建设西藏藏香猪项目,4.5亿元建设襄城养殖项目,56亿元建设吉林养殖一体化项目……进入2015年,逆境中的雏鹰农牧动作未停,收购太平种猪、4亿余元再建滑县养殖项目、增资吉林项目……

  鉴于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雏鹰农牧逐步回归“轻资产”模式,2015年以6亿元撬动43.11亿元内蒙古项目,并推广应用于公司大部分养殖项目。侯建芳说,通过轻资产模式,可降低公司的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时生态猪项目也在逐步推进,未来具备盈利增长潜力。在行业低迷的这几年时间里,雏鹰农牧逆势而上扩充产能。如今猪价企涨,产能已向千万头看齐的雏鹰农牧,又一次迎来了“黄金时代”。

  侯建芳说,雏鹰农牧一直致力于全产业链的打造,做这个事非常痛苦、非常困难。他说,这个行业单是一个养殖板块做下来就很难,如果往下游走,比如屠宰由你来做,熟食由你来做,销售由你来做,那对企业来讲,压力非常非常大,从管理来讲,也增加了很多难度。“我干了28年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一个企业单纯为了赚钱,那没有必要做全产业链,因为太累。”如果你更多考虑的是社会责任,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考虑到怎么真正做到食品安全还是要考虑做全产业链。

  在雏鹰农牧的企业园区内,有一座别出心裁的“猪公馆”,这在国内目前是“独一份”。这座“猪公馆”里讲述了中华民族养猪的历史,以及摆放了一些与猪文化相关的物品。雏鹰农牧的一位高管说,董事长侯建芳至今生活很简朴,开的车、住的房与上市之前都没有什么变化,一辆车开了很多年还舍不得换。但是他对员工培训、企业文化方面很舍得投入。记者在参观时看到,雏鹰农牧当时在深交所上市时敲钟的棒槌,静静地躺在橱窗内,成为雏鹰农牧发展历程的一个特殊纪念。

  更看重的是“中原首善”

  在新郑市薛店镇,当地农民的收入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跟着雏鹰农牧养猪,二是跟着富士康做配套服务,比如开旅馆、开饭店等。侯建芳说,自己创业这二三十年来,当地几千个家庭跟着雏鹰农牧养猪,他们得到了实惠,不用外出打工,这也算是一件善事。

  2012年4月,侯建芳家族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向慈善事业捐助1亿元。这其中,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5000万元;向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红烛老区公益基金”捐赠5000万元,资助老区发展。这次捐款将为河南省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及全国的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带来致富的新希望。此次捐助后,河南省慈善总会赠给侯建芳家族“首善之家”的牌匾。

  为什么要捐这么多钱出去?侯建芳说,自己创业的时候,乡里乡亲们没少帮忙。现在自己赚钱了,就想着回报他们,为大家做点实在事。“捐这个钱跟上市公司没关系。”他强调,“我这个钱是在公司上市之前决定捐的,每年捐2000万,钱的来源是侯氏家族的分红收入,分5年捐完。”

  为什么以家族的名义捐钱呢?侯建芳说,“父亲是他那一辈的老大、我是我们这一辈的老大”,我就是想通过做这件事言传身教,让孩子们建立一个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

  如今,侯建芳的儿子已婚,在上海负责公司的电竞板块,“他那块的盈利率很高,是传统行业完全不能相比的”。提到儿子,侯建芳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说他对儿子赚钱的能力完全不怀疑,但是他希望儿子能学会“怎么花钱”,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得到高分的功课。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侯建芳很欣赏财经吴晓波的财富观,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亲友们因有钱而变得傲娇和浅薄。

  平时忙完工作,侯建芳就喜欢带上老伴和老母亲聊聊天。侯建芳说,老母亲七十多了,现在身体硬朗,“还能干活”。他说,在他的带动下,家族里的妯娌几个都很孝顺老人,经常带着老人出去旅游。前几年,老太太在园区的空地上开荒种花生,收的花生榨好油给员工食堂送去。他说,一个家族的家风,才应该是最应被重视、传承的。

  公司上市之后,规模迅速扩大,侯建芳个人的财富也随之骤增。近几年,他成了福布斯和胡润百富榜上的常客。另外,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郑州市农村“星火”带头人、郑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家、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畜牧富民功勋人物、中国畜牧业风云人物、中国畜牧业领军人物、2014 河南经济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

  你最看重哪个荣誉?面对记者的提问,侯建芳说,“首善之家!我希望传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风。”

责任编辑:王妍琪  



  猪e网--种猪引种直通车:http://form.mikecrm.com/f.php?t=u9MXtF

  在线填写问卷,我们将为您推荐优秀种猪企业。 

种猪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会讯 种猪新闻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高端访谈 走进猪场 种猪图库
种猪技术 行业精英 人物博客 种猪销售 种猪挑选 种猪育种 猪场建设 种猪导购
品牌种猪 PIC种猪 WALDO种猪 Topigs种猪 丹育国际 海波尔种猪 斯格种猪 地方种猪
种猪交流 长白种猪 大白种猪 杜洛克种猪 皮特兰种猪 PIC种猪 斯格种猪 海波尔种猪 地方品种
论坛精华 论坛热点 版主推荐 今日话题 活动召集 猪友日记 网友相册
种猪专题 2012信得过种猪企业评选 2011年度第三届 2010年度第二届 2009年度第一届
种猪商城 种猪导购 长白种猪 大白种猪 杜洛克种猪 皮特兰种猪 配套系种猪 二元母猪 其他品种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