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种猪技术 > 种猪测定和联合育种工作的思考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00:00点击: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场内种猪测定工作在一些大型的种猪场逐步推广开来,测量背膘的仪器最初是钢尺(插入到用刀划开的猪背肌肉 测量厚度),后来逐步发展到a超、b超,测量的数据越来越精确并接近屠体实际测量值,为各个种猪场的选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心测定工作(如湖北、广东等省市的中心测定站等)开展了差不多十年左右,为省内场间的种猪质量相互比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促进了全省种猪质量的不断提高;本世纪以来,全国性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目前加入到评估组的种猪场已超过50个,2002年至2005年测定出来的较为规范的有效数据超过55000个,丰富了遗传评估的资料和数据库。以上三项工作,作为我国种猪事业长足进展的基础,对比开展这些工作之前,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虽然成绩显著,依靠这些工作真正进行选育种并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却不多,现在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从国外引进种猪来提高已有种猪的各项性能。遗传育种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彭中镇教授曾就这些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措施和建议1,值得决策层和广大养猪企业重视、参考;作为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从生产角度考虑,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的种猪育种和评估工作有所帮助。 1 场内测定工作长抓不懈,重点在于切实应用到选育种工作中 1.1 完善配套设备,把握测定重点 搞好场内测定工作,设备非常关键。目前使用b超测定背膘、眼肌面积的种猪场还不多,大部分用a超,测定数据不太准确,另外人为因素也很大,影响测定的效果。全国性的种猪测定技术培训班已经举办过多次,应该来说场内测定技术不成问题,如果由农业部或联合育种领导机构统一配置先进的测定设备(将国家安排引进种猪的资金稍微减少一点,种猪企业自己负担一点),大家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提供出来的测定数据也将更加可信,也更容易促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场内种猪的测定重点,从大群的角度考虑,最好选有实际意义的日增重、背膘两个项目就行了,至于眼肌面积等较为复杂的项目,最好成绩,由中心定期下场进行测定,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损失,也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猪场相互之间也更加有可比性。 场内测定数量的多少,要根据自身规模和需要而定,有的猪场规模一般,然而大家相互交流或向上提供数据时,数量往往超出按照常理应该测定的头数,不知是好大喜功或是弄虚作假,如果依靠这样的数据搞联合育种工作,应该来说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自己留种的后备猪都需要测定(有的也测定杂交种猪),如果有实力,待售的种猪也可以测定,至于有没有测定,不要糊弄客户,测就是测了,没测就是没测,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无论测定数量多少,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让行业内人员信服。 1.3测定结果要切实应用到选育种工作中 测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其提高或改善种猪、猪只的生产或生长性能,因此,要将测定数据定期进行处理,及时运用到猪只选留工作中去,测定出来放在一边不用只能代表有数据,不能代表猪场的育种水平高、种猪性能好,联合育种领导部门这一点做得好,对种猪场反复强调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目前已有几个大型种猪场,将每周的测定数据都运用到选育种工作中,效果反应良好,应该推广应用这种方法。 2 中心测定工作有的放矢,调动猪场参与的积极性 2.1抓好数量和质量,保证测定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中心测定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如广东省、湖北省,但由于区域的局限性,一般外省市的猪参与测定评比的不多,可能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会有所改善。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中心测定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设备、技术力量而定,有时终测时合格猪只(还不是优秀等级)的数量还达不到初测数量的一半,这种效果无论是对测定中心还是生产场家都是不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测定完毕,成立的评估小组要有负责人,能够统一小组内成员的意见,特别是对品种特征不是很明显、体型不是很优秀但测定成绩又非常好的猪只,大家要有统一意见,以保证参与拍卖或投标的种猪的质量,这样既对送猪测定的养猪场户负责,也能做到真正为优秀猪只场间相互交流工作奠定基础,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育种。针对目前有些人认为测定成绩好不如体型好的观点(买猪时测定成绩或生产性能看不见摸不着,而体型是直观的,成绩好的售价不一定高过体型好的),需要逐步改变,中心测定工作做得好了,测定评估结果可信度高了,加上客户自己使用之后感觉到明显效果,赞成测定的人或场家就会越来越多了。 2.2 控制新引进猪只测定数量,以免造成过度反复引种 据孙德林(2006)2统计;2005年全国的种猪场从国外引种共14批次三个国家的种猪2859头,并对其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作为养猪人,大家都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几年,在国内猪价卖得较好、销量较大的,有几个是我们自己通过选育而培育出来的品种?大部分都是刚引进的所谓新品种或新品系,并且引进来的越迟也就是说越"新"销售也就越好,这就使得广大种猪场都迫不及待地甚至想尽办法去引种,除了自有资金外,只要有一点门路都会充分利用起来,无论是贷款或项目资金,目的就是取得自身好的效益,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引下去何时是头呢?始终没有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在国际上出名的中国梅山猪,广泛地被国外种猪育种公司作为素材进行育种,然后再高价卖到中国赚钱,而在国内利用其进行育种的却不是很多,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相关部门应组织这方面的资金(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企业的),充分利用我国科技人员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成立专门的育种公司,致力培育自己的品种,有需要外血时可以适当引进一部分,而不是一味地花外汇反复去引进国外的种猪。当然,这项工作是艰巨和长期的,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目前,国内种猪行业有影响的并且多年连续性的拍卖会主要是广东省、湖北省和北京三个地方,种猪通过集中统一测定后根据测定成绩和评分进行拍卖,由于操作逐步趋于成熟化和广大客户不断增强的理性,拍卖价格逐步趋于合理,参加的人数和单位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在某些省市甚至以上几个地方的少数拍卖会中,有些种猪拍卖出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天价的情况,多少应该有一些不现实的情况吧?如果这种现象次数多了,可能大家也就没什么兴趣参加了,势必会影响到统一测定、拍卖工作的发展。测定、拍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促进场间优质公猪的相互交流,虽然完全抛开效益来做这件事也不可能,但应根据当时实际行情适当进行限制,以吸引更多的场户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另外,为了公平起见,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由农业部或联合育种领导小组出面,组织一个测定评估操作小组,专门进行测定评估工作,以避免从各种猪场选人而出现自己评自己猪的现象,使评定工作趋于合理。 3 联合育种工作加强互联,充分发挥地区和商业公猪站作用 目前开展的联合育种工作是全国性的,应该来说具有范围广、参加的种猪场多、种猪数量大的优势,开展联合育种工作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从现在操作情况看,联合是比较松散的,育种是停留在表面的,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主要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原因,谁都不想将最好成绩的猪只交流给其它的场家,谁都想卖最高的价钱。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先缩小一下范围,在相对独立的单个省内开展小范围联合育种工作,虽然也存在经济利益的矛盾,但可以充分利用省里的测定中心进行优秀种猪的相互交流,由于大部分种猪场都会参与中心测定的,在保证猪只健康的前提下,除了利用投标、拍卖的形式外,也可以尝试政府引导、企业无偿相互交流的形式来扩大交流范围,逐步达到联合育种的目的。 3.2 利用商业公猪站,加强场公猪精液的交流 种猪场间进行种猪活体交流,操作起来不太方便:运输、疾病、成本等,这也是各种猪场考虑的主要原因。在联合育种工作中,相互交流公猪精液的做法也已经提了很久,全国杜洛克猪育种协作组前几年也曾经尝试过让组员送精液到北京检测并准备相互交流的工作,但由于精液是各自送的,有的担心其它场是不是送最好成绩公猪的精液,大家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最后就没有做。目前,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公猪站全国已有几个(如广州、北京浩邦、广东惠州华美等),如果能够通过他们来交流公猪精液,无论是精液质量、运输(他们操作得多,经验丰富)、成本还是效果,都应该是可行的,当然有关部门也要加以协调,以保证提供精液公猪的健康和优秀体况、体型,使用精液的种猪场用得放心,也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鼓励种猪场、公猪站参与这项工作,以促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 3.3 政府由鼓励引种转向大力支持自身选育种工作 目前,国内的种猪引进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系应该都是比较丰富的,有条件申请到资金的种猪企业还会去引种。如果政府下定决心搞种猪联合育种工作,不如有意识地缩小引进种猪政府配套资金的规模(企业依靠自有资金引进的可以大力支持,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使国内种猪更新血缘),将有限的资金落实到联合育种上,因为这项工作不只是种猪企业的事,也是关系到整个中国养猪行业、肉食品满足程度的大事,政府应该承担起者个责任。在种猪育种方面,国内已经有许多成功经验,也培育出了如三江白猪、湖北白猪、苏太猪等优良种猪,一些品种当时可能在推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没有推广开,将现有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坚持选育,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专家学者一定能够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能力好的适合我国环境和需要的种猪。
责任编辑:admin 猪e网--种猪引种直通车:http://mikecrm.com/f.php?t=LeKH5H 在线填写问卷,我们将为您推荐优秀种猪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