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种猪技术 >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在四川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00:00点击:次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在猪育种改良中,种猪性能测定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措施和保证条件。世界养猪先进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完善的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相结合的种猪性能测定制度,进行良种的科学规范测定与登记管理,这些措施对于推动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改进猪肉品质,收到显著成效。我国有外种猪场数百个,虽然大多数猪场都开展了育种工作,但是测定技术不规范统一,种猪质量参差不齐。为防止种猪性能退化,往往每年从国外引进相当数量的种猪,所花费用很大,同时带来一些猪群健康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湖北、广东、四川、北京、浙江等省市相继建立了种猪性能测定站,开展了统一的种猪性能测定和公开展销,对于促进种猪质量的提高收到明显效果。但是,该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存在测定技术不配套、不完善、不统一等问题,有碍于其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先进、规范、统一的种猪性能测定技术方案和测定制度,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猪生产基地,猪存栏数、出栏数、猪肉产量等居全国之冠。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养猪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猪的胴体瘦肉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川猪优势的发挥。针对我省猪育种与生产方面的问题,在四川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开展了“种猪性能测定技术的研究”,旨在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实用的种猪性能测定方案与技术规程,指导我省种猪选育测定工作,推动种猪场和规模化试验场种猪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其它省区的种猪测定站开展统一的种猪性能测定提供有益经验。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饲料配方筛选与饲喂方式选择 采用两因子等重复设计,分6个组,每组选择杜长仔猪8头,以台湾种猪性能测定方法中“测定料”配方(A)为对照,结合我省实际饲料资源,设计两种不同营养浓度的饲料A1、A2料。采用自由采食(B1)和定量给食(B2)两种饲喂方式,试猪从30kg体重开始至100kg体重结束,中途不称重,不换料。 1.2 活体测膘部位的研究 对所有测定结束后试猪的肩部、6~7肋、胸腰结合处、体长中点处、腰荐结合处,离背中线3、5和8cm等不同部位用美国RECNO公司生产的SONO-GRADER超声波测膘仪进行活体测膘,然后屠宰26头,测定相应部位的实体膘厚,估算同一测定部位活体与实体膘厚的相关系数。 1.3 种猪氟烷基因型(Hal)DNA诊断方法的建立 以我省种猪场的送检种猪为样品,探索血样和毛囊DNA提取方法、PCR扩增反应条件以及扩增产物酶切与电泳技术,建立氟烷基因型DNA诊断技术规程。 1.4 主要疾病免疫程序的建立 来自全省国营种畜场的测定种猪进场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强化免疫;强化免疫后7天注射乙型脑炎灭活苗,间隔7天再注射伪狂犬病灭活苗,配种前15天注射细小病毒苗,对免疫猪只抽测其抗体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猪肥育性能结果见表2。采用双因子等重复方差分析法,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在饲料间、饲喂方式间以及饲料与饲喂方式互作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三种饲料和两种饲喂方式对试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A2料可以代替A料。饲喂方式采用自由采食和定量给食均可,为便于饲料调制,宜采用定量给食的饲喂方式。 2.2 胸腰结合处和腰荐结合处膘厚的活体测定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尤以离背中线5cm处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87(P<0.05)和0.92(P<0.01),且这两个部位活体膘厚与胴体瘦肉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P<0.01)、-0.51(P<0.01);与皮脂率相关达0.41(P<0.05)、0.42(P<0.01);体长中点处膘厚活测值与实测值呈中等程度相关,达显著水准;肩部、6~7肋处活测值与实测值变化最大相关系数低。因此,胸腰结合处和腰荐结合处距背中线5cm处是超声波活体测膘的最佳部位。 2.3 血液样品较毛囊样品的产物浓度稍高,但这两种样品的DNA经引物扩增后,都能得到特异性产物,其片段长度为659bp。Hal内切酶识别位点为GCGC,如果猪只的基因型为HalNN。即氟烷阴性纯合子由于未发生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突变,扩增产物可能看到493bp和166bp两条带;如果基因型为Halnn阳性纯合子时,由于发生了由C至T的突变,Hal内切酶不能识别,PCR产物不能酶切,因此只能看到一条带;而对于杂合子,扩增产物可见到659bp、493bp、166bp三条带。据此,建立了种猪氟烷基因型DNA诊断技术规程。 2.4 对免疫后猪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抽测19头种猪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抗体水平。结果为:乙型脑炎抗体滴度1 52,细小病毒抗体滴度1 94,结合临床观察,到目前为止,未见上述疾病发生。表明:该免疫程序对测定种猪进行免疫是有效的。 3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的应用根据试验结果,参照国内外种猪性能测定技术,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四川省种猪性能测定方法》(试行)和《四川省种猪展销规则》。 3.1 种猪生长发育测定 按照已制定的方法对为试验场供种的我省主要种猪场,抽测156头种公猪在四川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进行了统一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为平均数其范围为:增重576~1042g;饲料转化率2.24~3.59;背膘10.7~26.3mm。结果表明:种猪生产性能优良,但场际间、品种和群内个体间差异较大,有待进一步选育提高。 3.2 种猪氟烷基因型检测 对147头参加种猪测定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种公猪进行了氟烷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氟烷基因在各品种中均没有发现阳性纯合子(Halnn);而杂合子(HalNn)在长白猪中有7头,大约克猪有1头,杜洛克猪有2头。已将测定结果及时反馈到各种猪场,指导种猪选育。 3.3 举办种猪展销会 在种猪性能测定和Hal基因检测的基础上,按照《四川省种猪展销规程》,在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先后举办了5期四川省种猪展销会。农业部、全国各大种猪场、省内种猪场、瘦肉猪基地县、规模化试验场和新闻媒体等50余单位参加了种猪展销会,公开展销优秀种猪59头。展销会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好评。
责任编辑:admin 猪e网--种猪引种直通车:http://mikecrm.com/f.php?t=LeKH5H 在线填写问卷,我们将为您推荐优秀种猪企业。 |